「新型啃老」方式出現!兒女畢業後「吃住靠父母」親子關係緊張 1年後「迎來新機」感謝呵護


最近,一種新的身份正在社交媒體悄然流行,他們已褪去「學生」的身份,又未被賦予「社會人」的標籤,暫時和父母住在一起,被稱為「全職兒女」。有人將「全職兒女」定義為「一種新型脫產生活方式」,也有人認為這是一種「新型啃老」 ,眾說紛壇,褒貶不一。


最近,一種新的身份正在社交媒體悄然流行,他們已褪去「學生」的身份,又未被賦予「社會人」的標籤,暫時和父母住在一起,被稱為「全職兒女」。

近幾年,隨著疫情的爆發,經濟形勢愈加嚴峻,就業競爭日趨激烈,很多年輕人畢業後找不到工作。

Advertisements

於是,一部分家庭條件相對優越的年輕人,選擇了暫時居住在家,進行備考,為以後就業做準備,其中不乏名校畢業的高學歷人群。

他們有的擁有一些積蓄,可以支撐個人開銷;有的主動承擔家務,化身為居家保姆;還有的主動提供情緒價值,做父母的開心果。           

有人將「全職兒女」定義為「一種新型脫產生活方式」,也有人認為這是一種「新型啃老」 ,眾說紛壇,褒貶不一。

表面看來,他們有家庭作為後盾,即使在工作青黃不接的時候,也能過著舒適的生活,著實讓同齡人羨慕。實際上,他們同樣面臨著啃老的負疚感,以及不知何時上岸的心理壓力。


而「全職兒女」的父母大多心理矛盾,不知道是該逼孩子一把,讓他們先學會生存和獨立,還是在這個特殊的階段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支持。

Advertisements

現實生活從來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,但有句話叫做「事在人為」。父母也好,子女也罷,學會換位思考,重新調適相處模式,尋找更好的愛與成長的方式,才是對彼此最好的關愛。


01

難以放手的愛:我希望你獨立,但不能走太遠

廈門一位網友琳琳出生在典型的中國家庭,是一位獨生女,從小到大聽到最多的話就是「我是為你好。」在很多大事上,父母從未給過她選擇的權利。

高中時期,琳琳學的是文科,本來可以報考985的名校,父母卻堅持讓她選一所附近的211大學,並且要求她報建築設計類專業。至今想來,她依然不能釋懷。


Advertisements

後來讀碩期間,她得到一個可以去騰訊實習的機會,本來她很想把握住,一方面鍛煉自己的能力,另一方面看看外面的世界。可是,因為公司在外地,所以父母堅決反對,最後她只好放棄。

原本機會就不多,又因為地域的限制,她一時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,只好暫時住在家裡。父母希望她留在老家找一份穩定的工作,並且允諾她只要留下來,就送她一輛車。

可在琳琳的觀念里,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,如果不能去大平台,往後再想往上走會非常難。而在父母眼裡,這是眼高手低。

一旦她提到去其他城市發展,父母就表示出反對和質疑:「你去了其他城市能生活嗎?」「賺的錢夠花嗎?能買房買車,站穩腳跟嗎?」這一度讓琳琳感覺到很痛苦。

一部分父母總是希望把孩子留在身邊,以為這樣能夠互相照應,既能在孩子需要時伸出援手,又能在年老之後,不至於太孤單。

Advertisements

然而,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,不是父母的附屬品,他們有自己的思想,有自由選擇的權利。每個人的理想都不一樣,有人想要欣賞高山之巔的白雪,有人喜歡瑣碎日常中的平淡。

周國平說:「真愛孩子就應該從長計議,使孩子離得開父母,離了父母仍有能力生活得好,這乃是常識。」

最好的愛,不是以愛之名將孩子捆綁在身邊,而是在孩子離開之前教會他如何生存,然後尊重孩子內心的選擇。


02

欲拒還迎的愛:家庭中的潛規則,也許深藏糾結與期待

鄭州女孩孔悅從澳洲留學歸來,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,已經做了一年的「全職兒女」。提起那種感受,她坦言心中五味雜陳。

父母每個月會固定給她三千元零花錢,日常消費倒是足夠了,可是如果想買件品牌的衣服或者化妝品,以及出去和朋友聚會,就顯得捉襟見肘了。

父母不會不管她,但是也不會慣著她,一方面限制她消費,一方面又看不慣她在家懶散的樣子,還時不時催促她找工作。

Advertisements

文章未完,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

下一頁

1/2

Advertise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