獨自生育!39歲女「買精生混血兒」選擇做單親母 2年後現況曝光:一個人給他的愛也是完整的




今年年初,大陸四川省宣布生育登記新調整,決定取消生育登記中對是否結婚的限制條件,引發關注。其中部分人認為,這對決定跳過婚戀生育的女性來說,有了更多實現可能。

39歲這年,焦薇(化名)決定利用試管嬰兒技術,跳過婚戀擁有自己的小孩。人到中年,她自覺看到婚姻關係的局限,也感受到內心的孤獨,於是決定生育。

Advertisements

在焦薇非婚生育的過程中,我們也發現在當代,隨著大環境變化,女性的婚戀和生育觀發生了一些流變。


以下是焦薇的講述:

跳過婚戀,獨自生育

我決定獨自生育的時候,已經39歲了。醫學建議的女性最佳生育年齡是25歲到30歲之間,我晚了十多年。

年輕時,我一心忙於工作,沒想明白為什麼人一定要結婚生子。想要一個孩子是在我34歲的時候。一次坐飛機出差,我登了機等待飛機起飛。旁邊坐著一對母子,小男孩大約四五歲的樣子,他往飛機舷窗外張望著,一邊和他媽媽聊天。機艙里很安靜,他們說話的聲音很輕柔。那一瞬間,我很羨慕這位母親和她的孩子。我在想,原來有個小孩可以這麼美好。


那趟出差之後,我看了很多有關親子關係的書。當時有一位朋友已經有了孩子,我主動問她:養孩子的生活是什麼樣的。她的婚姻關係不算好,丈夫不怎麼帶孩子,算是喪偶式育兒。她很真誠地跟我說,養育一個孩子很不容易,照顧孩子比上班還要辛苦。但她很愛她的孩子,也是一位很好的母親。

Advertisements

在知曉了生養孩子的快樂與負擔後,我決定孕育一個孩子,這對我來講是一個需要勇氣的抉擇。


在國內,做試管嬰兒必須有結婚證、夫婦身份證及准生證,於是我選擇在境外做試管。作為一名三十多歲的女性,一決定生育,就感覺到倒計時流動起來。根據我的了解,卵子的活性在絕經前十年會逐漸消失,當時也因為臨近四十歲,我感受到一種急迫,想儘快生育自己的後代。

正式做試管前,我準備了一年。2019年,我辭職全身心備孕,那段時間我往返國內外,做檢查、調理身體。

因為我是獨自生育,過程中會體現我的意志。獨自去做試管嬰兒,我可以在「精子銀行」里按照我的需求挑選符合條件的精子。

和因戀愛、婚姻而生育不同。在愛情中,因為愛另一半,可以接受他基因的不完美。但當刨除愛情,受精卵的結合是純粹的科學,我決定把孩子的健康放在第一位。

Advertisements


有了決策的自由,我對精子的選擇十分慎重。

我對比看了很多位捐精者的資料,把自己印象好的人加入收藏夾,再最後決定選擇誰。我注意到一位博士學歷的捐精者,他在興趣愛好一欄同時寫著:足球和刺繡。

如果在100年前的中國,一個男生喜歡刺繡,家長可能都會覺得這個孩子有問題,但是今天他可以喜歡足球,也可以喜歡刺繡,這不就挺文明的嗎?至少在當下,我看到這份資料時,覺得這意味著他是個氣質平衡的人,於是選擇了這顆精子。

對於我這個年紀的女性來說,胚胎健康的概率很小,所以我們做試管其實近似於賭。我的胚胎培育算順利,出現了三個受孕成功的胚胎,通過染色體檢測後,只有一個胚胎完全合格,是個男孩子。到這一步已經很棒了。


Advertisements

圖 | 焦薇和兒子


之後,醫生要把健康胚胎移植到我的子宮裡,看胚胎在子宮裡能不能生長。成功後,還要觀察胎兒是不是健康、有沒有胎心搏動。一步一步,直到我把孩子生出來前,一切就都還沒有成功。

懷孕17周之後,胎動越來越明顯。有一次,我看到自己的肚皮拱起一個小坡,是孩子在子宮裡蹬動,我將手放在隆起的地方,隔著肚皮撫摸他,心中出現一種前所未有的充實感。我嘗試想象孩子的模樣,但想象不出,給他取的名字里有一個「佑」字,希望能保佑順利將他生出。

生產那天出了插曲。我原本選了順產,上午8點就進了產房。高齡生產,我的宮頸口不如年輕產婦的柔韌,開指的過程非常緩慢,直到晚上7點才開到八指。醫生告訴我無痛點滴也會造成開指速度緩慢,就試著關小無痛點滴。

Advertisements


之後,劇烈的疼痛襲來。原本的脹痛在無痛點滴減少後變得劇烈。我大聲對護士說,為什麼關掉無痛。現在回想來很沒有禮貌,但當時我被疼痛支配著,完全無法控制自己的崩潰。陪我在產房的是我產科醫生的妻子,她嘗試安慰我。最終,醫生和我商量轉為剖腹產。

把腹部劃開一道深口,取出孩子,這件事令我感到恐懼與震撼。躺在產床上,我祈禱著安全健康,不停對自己說:母子平安、母子平安。

夜晚11點,我的孩子終於順利誕生了。我給他取名「佑佑」。

第二天,我把佑佑的視頻發給父母,他們特別激動,我媽說孩子的哭聲很洪亮,一定是個結實的孩子。


無法斬斷的鏈接

人類總在尋找親密鏈接,只不過寄託鏈接的關係不一樣。有的人選擇伴侶,而現階段的我選擇生養一個孩子。

Advertisements

我是獨生女,父母趕上第一批計劃生育,所以我沒有其他兄弟姊妹。

母親的個性強勢,父親則十分溫厚,小時候,我時常會聽到他們會為小事拌嘴,潛移默化的影響下,我成長成一個高敏感的孩子。進入青春期後,我和母親也產生了一些矛盾。

我不喜歡總是被人說教。於是大學畢業後,我努力工作,沒過兩年,經濟就完全獨立於家庭了。不到三十歲,我就自己獨立買了第一套房。

母親知道我獨立要強,很少催促我結婚生子。

可是,我每次回家,她都會盲目地告訴我一些「道理」,比如女人要會做飯,女人要會持家,女人要會照顧人……她是一個強勢的人,居然會過來告訴我這些瑣碎的細節。


後來我漸漸懂得,這是社會告訴她的。她性格強勢也會被教化,而後再盲目地傳遞給她的女兒,像一種設定完備的程序。女性被環境暗示,要具備怎樣的特質才是合格的,才是可以在社會優勝劣汰中活下來的。女人們被外部要求,再內化為擔憂、自律等複雜情緒,要求自己,教化下一代。

但這些標準是可疑的。明明我當時已經足夠獨立,有體面的工作和收入,足以維持自己的需求,身邊還是會有人不停和我說,找個人嫁了。

我並不拒絕婚姻和親密關係。只是我知道,我要的是一種高質量的感情關係,找到與自己真正契合的人,再考慮婚姻。但幾段長長短短的感情經歷後,我才發覺這件事非常難得,對雙方的要求是極高的。

大大小小的矛盾會在關係中積攢。三十四、五歲的時候,我交往了一位男友,他很優秀,畢業於名校,有很多吸引我的地方。後來,我們某次聊到男女關係時,他說:「我無法想象自己跟一個50歲的女人談戀愛。」


Advertisements

文章未完,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

下一頁

1/2

Advertise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