動不動就一身汗!是「體虛」還是「排毒」要分清 冷汗直冒要注意:心梗的前兆

因此,及時補水是關鍵。尤其是在夏季,要每天主動足量飲水,不要在感到口渴時才飲水,養成定時主動飲水的習慣。

我國的膳食指南建議,成年男士每天飲水1700毫升,成年女士每天飲水1500毫升。當然,飲水量不是固定的,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調整。比如運動時、戶外作業時、氣溫高時,就可以多喝。

平時盡量穿透氣性好、吸水性好的材質的衣服,出汗的時候毛孔張開,不要對著風扇、空調直吹,以防感冒。出汗之後,應及時用干毛巾擦乾。出汗多的人,要勤換衣物,注意保持經常坐卧的傢具、衣物乾燥清潔。

Advertisements


夏日出汗過多,還要預防調護,注意加強體育鍛煉,增強體質,並勞逸結合,避免憂思煩勞過度,少吃辛辣刺激食物。

而對老年人來說,微微出汗是最好的出汗狀態。最適合老人出汗的運動項目是游泳,能幫助人體排汗又不至於體溫上升太過。其次是快步走、慢跑,或八段錦、五禽戲、太極拳等傳統養生功法,以達到溫和排汗的效果。


戴口罩易流汗怎麼辦?

溫度升高,很多人戴口罩就容易冒汗,怎麼辦?

戴著口罩如果額頭先出汗,且汗不是特別多,直接拿紙巾擦掉即可。

如果汗特別多,多到需要摘掉口罩擦的話,口罩的防護效率就很低了。因為口罩的特殊結構,接觸太多的水分或者汗液,口罩中間的保護層保護效率就下降,建議直接扔掉,擦完汗換新口罩。此時,無論是摘掉一邊擦完了再戴上,還是把口罩掀起來擦汗,都不推薦。

Advertisements


全身異常多汗要注意!

出汗是人體新陳代謝的正常現象,但也有不正常的「汗」,比如多汗症。多汗症又可分為疾病性和功能性失調。

功能性多汗一般與精神因素有關,如精神緊張、情緒激動、憤怒、驚恐及焦慮等,多是身體局部出現,像手、腳、頭面、腋下等地方出現的多汗,大多都是因為控制該部位的交感神經功能過於亢奮或異常生理反應,導致不受外界溫度影響出現汗腺異常分泌亢進。

圖片來源於網路

Advertisements

但也有人是因為身體疾病而造成出汗的增加,多見於內分泌失調和激素紊亂,如甲狀腺功能亢進、垂體功能亢進、妊娠、糖尿病、神經系統疾病、發熱性疾病以及一些遺傳性綜合征等。治療全身性多汗症關鍵在治本,即重點是醫治與之相關的基礎疾病。

治療局部多汗症以局部處理為主,包括外用藥、內用藥,如果長期服用湯藥治療效果不明顯,可選擇進行手術治療。


警惕:這種汗可能是心梗的前兆!

中暑和心梗都會出汗,中暑時出汗部位通常在前胸、後背、額頭、脖子、腋下等。但心梗發作時,出汗部位則在脖子、額頭、手心、腳心等,而且多為冷汗。所以要學會辨別心梗前兆和真正中暑的癥狀。


心梗發作時,皮膚溫度相對較低,即俗稱的「冷汗直冒」,但中暑出汗時,皮膚的溫度則相對升高。心梗的病人大多有冠心病、心絞痛、高血壓等病史,假若心絞痛在近一個月內癥狀逐漸加重,且持續時間較以前長,這是臨床上所指的不穩定型心絞痛,特別要警惕心梗的發生,而不要因為冒冷汗、頭暈而誤認為中暑。

Advertisements



大熱天冒冷汗,就是「體虛」

這種情況並不少見——特別是老年人、更年期的女性,不僅夏天容易出汗,冬天也會出大汗,平時還特別怕冷,手腳、後背容易發冷,一發汗就感覺冷汗在身上流過一樣。

圖片來源於網路

從中醫的角度看,有的人覺得這是身體虛了的表現,進補之後果然好了不少。但有的人「照方進補」,卻不見效果,這又是為什麼?


划重點!出汗多未必是虛!

出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。生理性出汗主要和氣溫、衣著等有關,而病理性出汗的原因很多。中醫認為,出汗與氣血陰陽的虧虛、藥物的作用等有關係,也受風熱、濕熱、暑熱等影響。從出汗的時間和伴隨癥狀分為自汗、盜汗、戰汗、絕汗、黃汗。

比如,中醫自汗中的陽虛自汗——指人體不因勞累、天熱及穿衣過暖和服用發散藥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。如果進補得當,自汗是可以得到改善的,但其他自汗的情況未必就是虛了。


via

Advertisements

回首頁

2/2

Advertise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