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位陌生人合租「302坪老院」過得像退休養老 院內應有盡有「下班後喝茶聊天」生活好愜意

▲小武哥和他的木工坊


如果運氣好的話,還能碰上小武哥的手作體驗課。

木頭成型的過程,必然是一場樂趣和才華的奇妙碰撞。

▲木工坊體驗課

Advertisements


走到院子盡頭,是一個包裹在花徑裡的四方小院。這是一家只有4間客房的民宿,青磚外牆、木樑柱、拱形門洞,古建築該有的痕跡一一呈現。

Advertisements

▲四方小院全景

有趣的是,這家民宿也是由小武哥和妻子阿吉一起打理的,雖說只有4間客房,小武哥也把自己的才華發揮的淋漓盡致。

屋內的全部家居,都是他親手製作,從某種意義上來說,這裡算得上是他木工坊的空間展示。

Advertisements

▲客房


有花香、有木質、有手工藝,所以大家都說:「住進四方小院,就如同住進了滿是花香的舊時光裡」。

不那麼美的過去和美好的當下,故事太多,圍爐夜話才好細說

Advertisements

看到這,也許會有人說:「美則美,但生活哪有描述的這麼美。」

當然沒有。

沒開染坊之前,小曼是個從大學畢業就開始迷茫的小女生,不想當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,又不知道幹什麼。

於是休學一年,用打工賺的錢去了趟她所知道的以慢生活聞名的地方,昆明、麗江、大理、香格里拉、成都,結識了很多各行各業的好手,也接觸到了草木染。

後來便去貴州侗寨學習,又跑到杭州一個種茶的村子裡打工,一邊教畫畫一邊做自己喜歡的事,之後才確定了自己未來的方向:遊學草木染技藝

▲左:佳偉 右:小曼

Advertisements


還有青紅染現在的主辦人之一佳偉,他是小曼的學生,也是10年的好友。大學期間,佳偉會利用寒暑假,經常來青紅染小住,並逐漸地被傳統手藝和院落生活吸引,決定留在這裡,和小曼一起主理青紅染。

在小曼懷孕生子的一年裡,還在讀研究生的他便扛起重擔,將青紅染打理得有聲有色。

用小曼的話來說就是,「佳偉是我在地球上認識的小王子!」

▲青紅染佳偉

Advertisements


王大爺也一樣,之前他在三聖鄉做民藝院落,當時安仁古鎮要開發,負責策劃的他跟老闆一起來考察,一來二去,認識了小曼。

那時候,小曼每天10點準時去找他喝茶聊天,邀請他加入院子生活。

在這種堅持不懈的努力下,他才決定辭去工作,換一種活法,留在這裡一邊當個看門不老大爺,一邊經營一間篆刻工坊,再偶爾噹噹大家的精神導師。

▲王大爺背影

Advertisements


包括馬桑的故市商店,為什麼聽著與眾不同,那是因為這家店是他幾次創業經歷的縮影。

第一次是創辦「山貨集」,賣山貨做電商,在這個過程中,又發現了釀造市場,便開始琢磨親自釀造,並寫下了一個個充滿情懷的故事。

真實的經歷,才讓「販賣」變得更有人情味。

還有我前面說,小武哥是個木匠。但其實,在當木匠之前,他有過太多次跌宕起伏的跨界。

做過設計師和城市工程師,還是樂團「48V」的吉他手,工作時賺的錢就會投在做音樂里,還辭職做了幾年職業樂手與錄音室人員,在玉林街和朋友開了家店。

但長時間的熬夜,讓他覺得身體和精神都有些吃不消,便和夫人阿吉商量過後,找了個院子做手工木作,修身養性。

▲小武哥的音樂時光


生活未必一開始就保有美感,迷茫、失敗、枯燥、焦慮都是必然,但總會有那麼一瞬間,一種可能性,能將原本的一切,打碎重建。

這才是我認為的這群人真正的迷人之處。

也正是因為他們的故事和院子魅力,越來越多的人,選擇在這裡紮根。

小花和好哥,在工作壓力最大、生活無比焦慮的時候,認識了馬桑,而後便辭了職,從武漢奔赴到了這裡。

▲小花和好哥


蘭州妹子釘釘和20歲的依依也一樣。

當過攝影師和記者的釘釘,在這裡開了家「我樂苦多咖啡店」,店內陳設是小武哥幫她做的。

因為熱愛咖啡,所以下定決心要做出最好喝的咖啡。

▲我樂苦多咖啡店


20歲出頭的依依,則是不想過朝九晚五的生活,便開了這家花店,提前過上了侍花弄草的養老生活。

▲依依


人生最好的狀態,就是認清自己做自己。

每個來到這裡的人,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,都在重建自己想要的生活,也許過程並不容易,但看得見目標和憧憬的苦,談不上真正的苦

也就是因為享受大於煎熬,所以我們才覺得他們的日子美的不切實際。

無懼消失或重建,人在、院子就在

但這種美,能持續多久呢?

沒人知道。

天福美院是租來的,且租期只有5、6年。不過面對這種「可能會失去」,院子裡的人又看得非常淡。

「院子本身就是由各自獨立的個體組成的整體,發展方向會隨著大家每個人的發展方向而變化,它不會被外在的形態所捆綁,每個工坊自然生長,一切的呈現都是自然而然的積累產生的。」

對他們而言,在哪裡不重要,重要的是,只要人在,一切就在。

▲吃高興了,彈起吉他唱起歌的眾人


就像最早的民藝傳習館,有人選擇了退出,但也有更多人想要加入進來。如今的天福美院也一樣。

大地和聲livehouse、美院藝文小劇場、天福美院主展廳、微醺梅酒書店、民藝品買手店、山川情意農創館、街坊新鄰喫茶處……隨著美院的蓬勃生長,這些有趣的工坊和有故事的手藝人,仍在陸續補充新鮮的血液。

▲大地和聲舞台

▲天福妙會

▲SEWA非洲鼓舍

▲廣場


就算將來,美院沒有了,也會因為這群人,有一個新的院子,繼續譜寫未完待續的可能性。

所以當下,他們很少患得患失,而是盡可能的把當下過到極致。

馬桑說:

「我們的野心不算小,想讓整條街都紅起來。」

事實上,因為這群人和這座院子的存在,原本冷清的天福老街,已經漸漸充滿生機。

參觀的人很多,安家的人也不少。

就算沒人知道它最終會變成什麼樣子,但總有人看過:一群心懷熱忱和理想的人,認真的選擇了一段自由、隨性而堅定的生活。

一身朝氣,滿院星河。雖然日子相當平淡,但大家相聚的日子是最幸福的時刻!


參考來源:今日頭條

Advertisements

回首頁

2/2

Advertise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