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歲患糖尿病!他臨終前分享「26年治療經歷」勸告:我「踩過的坑」你們別再被騙

他還曾經花400多買了一個「治療儀」,用這個治療儀半個月下來,馬躍洲身上也是飽受「摧殘」,皮膚被燒傷,但是沒見得有半點好轉。

這個產品的推銷馬躍洲在2012年又看到過,他十分吃驚,幾年前他就踩過的坑現在竟然還有人會踩進去。

Advertisements

幸運的是,1994年之後,馬躍洲覺得腰疼似乎有所緩解,病情也相對平穩。

真的是之前嘗試的中醫或者針灸起效果了嗎?似乎也不完全是,當時並未顯現出效果,馬躍洲猜想,也許是經歷了一段時間后,強大的人體已經找到了另一種平衡。

回想起自己之前找各種方法「折騰」自己的身體,馬躍洲認為,自己也是病急亂投醫了。

治療多年終感悟:豁達的人生態度往往更重要

得知自己生病,馬躍洲的第一反應自然是希望治癒,但在查閱了許多一型糖尿病相關資料后,馬躍洲放棄了「治癒」糖尿病的想法。

他的病已經不是修修補補能夠治好的,而是需要重建,他清醒地認識到,這種重建是虛無縹緲的。

因此,他只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積極控糖,找到適合自己的胰島素。

作為一名教授,馬躍洲在尋找合適自身的胰島素上,也下了一番功夫。

Advertisements

患病近26年,馬躍洲用胰島素的時間超過23年。

他得出的結論就是:找最適合的,而不是找最貴的。

馬躍洲不僅在用藥這方面秉持著這樣的信念,在對待人生中也是這樣——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

2010年,馬躍洲已經在蘭州理工大學當了幾年的教授,學校蓋了新房,都是一百多到兩百多平方米的房子,而且價格相對便宜很多,可以用之前住的房子抵一些,再自己補一部分差價。

Advertisements

按理來說,馬躍洲一定能分到大房子,他要補的差價也不多;但是,馬躍洲拒絕了,因為他覺得沒必要、不值得。

他現在住的房子108平,夠住了,何必大費周章換一個房子。

知足常樂,或許就是馬躍洲的人生態度,也是他對待生與死的態度。

從24歲確診糖尿病到去世前,糖尿病患者這個身份伴隨他近26年,他也並沒有因此就怨天尤人。

Advertisements

糖尿病多發於青年,糖尿病論壇里有比他更年輕的患者,用幸運或者不幸來評價這些患者的人生,實在是一件太過殘酷的事情。

這二十多年來,糖尿病彷彿已經成為了馬躍洲生命中的一部分,他帶著這個病上班、生活,圓滿完成二十多項科研項目,也為教學和科研做出極大貢獻,最後帶著糖尿病走到了人生的盡頭。

因此,對於患糖尿病這個事情,馬躍洲總是表現出積極的態度。

在馬躍洲看來,年輕人每天仗著自己年輕的身體肆意揮霍健康,老年人又整日恐慌著身上出現的病痛,他既然已經確診了糖尿病,自然對待身體會更加珍惜,面對疾病他的心態也一直保持得比較好,那說不定他能更長壽一些。

Advertisements

人無遠慮,必有近憂,一直以來,馬躍洲都嘗試著用這個思想使自己變得更加豁達。

在馬躍洲去世前幾年,馬躍洲的三個忘年交也去世了,兩個癌症、一個心梗,其中一個是他的導師,58歲因癌症去世。

馬躍洲已然看淡了生死,但不是說,他放棄治療,他仍然在積極認真地控糖,只不過,他對未來可能到來的死亡張開了迎接的雙臂。

好的心態也許是一劑良藥,作為糖尿病患者的馬躍洲,每天按部就班地生活和工作,最終走到了生命的最後兩年。

Advertisements

在他最後的時光,他一邊堅持在實驗室指導學生的實驗和論文等工作,一方面思考,他作為「糖尿病患者」這個身份又能給社會帶來什麼?

2012年1月,馬躍洲開始在糖尿病論壇上發帖,分享自己的治療經驗,為病友們解答疑問、樹立信心,得到了廣大患者的喜愛,他表示:「我掉下去的坑,你們就別再踩進去了!」而這也是他分享的初衷之一。

2013年,馬躍洲因病去世。

因為馬躍洲在論壇上的分享,「老糖人的酸甜苦辣」就這樣被大眾品嘗,也幫助了許多病友少走了很多彎路。

2019年,蘭州理工大學設立了「躍洲·材料創新人才獎勵基金」,馬躍洲教授將永遠被社會記住。


Advertisements

回首頁

2/2

Advertise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