遊學途中遇7歲神童!孔子刁難發問:天上有多少顆星星? 聽完回答「他卻自愧不如」立馬拜師

緊接著輪到項橐對孔子進行提問了,他先問道:「鵝和鴨為什麼能浮在水面上,鴻雁為什麼能鳴叫,松柏為什麼能冬夏常青。」

孔子答道:「由於鵝和鴨的腳掌是方的,所以能浮在水面上;而鴻雁是因為有長頸,所以能鳴叫,松柏由於內心堅定,所以能冬夏常青。」

這時候項橐提出了不同的見解,他認為不對,於是反駁道:「魚鱉的腳掌不是方形的,但是卻能浮在水面上,蛤蟆亦能鳴叫,但是卻沒有大雁那般的長頸,竹子也是冬夏常青,難道也是因為內心堅定嗎?」

Advertisements

孔子在聽了項橐的這番話后,孔子自嘆不如,認為「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,這個孩子可以做我的老師。」於是便履行了諾言,行拜師之禮,尊項橐為師。

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「項橐三難孔子」,後世廣為流傳的諸如「君子之約」「童叟無欺」等成語,均是出自這一典故。而項橐在成為了孔子的老師之後,也被世人尊為「聖公」。

孔子在打賭失敗的情況下還可以遵守諾言,拜一個七歲的孩子為師,足以見其豁達的胸襟,著實擔得起至聖先師的名號,成為從古至今萬千學子頂禮膜拜的對象。

Advertisements

雖然孔子一直從古代火到了今天,但是作為孔子之師的項橐結局卻沒有這麼完美。由於七歲的項橐成了名聲極大的孔子的老師,這個神童也因此名聲大躁,而這樣的出名方式也為他帶來了殺身之禍。

雖然《戰國策》中關於這位孔子之師的卒年並未有所記載,但是據一些後世史料記載,這位被尊為「聖公」的少年卻沒有得到一個好結果。

由於這個少年成為了孔子的老師,因此他的名號瞬間響徹了齊魯大地。因此當時春秋戰國時期的很多統治者都想要一睹孔子師父的風采,一個七歲的小孩究竟有什麼能力可以成為孔子的老師?

Advertisements

其中齊國國君還曾多次來請這位聖公出山,想要邀請他來為其國家輔政,頗有當時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意味。

但是項橐卻不願為國事所累,而且他是魯國人,他不能接受自己去為別的國家賣命,因此齊國國君派來的人上門一次,他拒絕一次。

最終齊國國君在被多次拒絕後,終於失去了耐心。像項橐這麼聰明又有能力的人,既然不能為我齊國所用,那也不能為魯國所用。

為了避免項橐將來為魯國賣命,於是齊王一不做二不休,直接派人將項橐綁到荒無人煙的山林,大卸八塊,將其殺害。

當然以上只是後世口耳相傳的其中一個版本,也有人說項橐是被齊王放火燒死的,這些皆可確定這個孩子的結局並不好。據說項橐在去世的時候年僅13歲,這樣一位天才少年的離世可以說是極其讓人惋惜的。


Advertisements

回首頁

2/2

Advertise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