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霸兒失聯23年!84歲教授夫婦千辛萬苦找到他「卻拒絕見面」 母親堅持發十幾年簡訊:沒得到一次回復



2017年,由倪萍主持的央視尋親節目《等著我》的節目現場,兩個互相攙扶的老人顫顫巍巍從場外走了進來,他們蒼老而傴僂的背影,令場上嘉賓們紛紛動容。

這是一對來自南京的老教授夫婦,為尋找23年前失去聯繫的兒子,他們想盡了一切辦法,最終向這檔在全國熱播的節目發出了求助信息。


Advertisements

尋親工作人員通過老夫婦僅能提供的一星半點信息,多方尋找,終於為二老找到了他們的兒子、1994年畢業於南大物理系的黃小海,23年來,他一直生活在北京,卻毅然決然斬斷了與父母的一切通訊聯繫,不僅沒有回過一次家,也沒有給父母打過一次電話。

在世俗意義上,47歲的黃小海現狀不能說是取得了成功,他也不諱言自己眼下的困窘處境,但即使是這樣,他也不願與父母相見,因為,橫亘在這對父子之間的是一道無法互相理解的心靈深溝。


這種嚴重的傷害感,即使過去了整整23年,也難以讓黃小海在心裡翻篇。


1、父親從自己的成長經驗出發,實行高壓教育


黃林森是南京大學的退休教授,儘管23年沒見過親生兒子,在節目現場提起兒子時,他仍是一臉掩飾不住的驕傲,說:

Advertisements

「這個孩子小時候比較聰明,他當時初中畢業的時候,是一個重點學校的理科第一名,高考的時候,分數超過江蘇重點高校錄取分數線40多分,他當時的成績可以上北大的……

而最終父親幫兒子填報了自己任教的學校,1990年,黃小海成為南大物理系的學生。


南大物理學專業當時在國內排名第一,上世紀曾有33位中科院院士在那裡工作,還培養出了「核物理女王」、美國科學院院士吳健雄等世界級物理大師,無論是教學水平還是科研實力都處於領域領軍水平。


黃林森認為,自己和夫人劉雅琴都是大學老師,對學術發展的路徑比較清楚,兒子又天資聰穎,這個專業也前途無量,倘若自己能精心加以指點,黃小海將來一定能青出於藍、成就超過自己,成為一代學術大師,讓兒子獲得家庭和事業的成功、擁有美滿的人生,這是他後半生最大的人生希望。

Advertisements


黃林森本人是苦孩子出身,回憶起自己的童年,年過八旬的他仍然忍不住淚盈於睫。

他自幼沒有父親,母親是不識字的文盲,只能長期為人家當保姆、幫傭糊口,母子倆在村裡無依無靠,在貧困無望的生活中掙扎了很多年,受了不少苦。

即使如此,他母親對兒子要求也很嚴格,有一次,黃林森與同村的孩子們打雪仗,引來小夥伴們「報復」,雪球砸進他們家,砸得床上全是水,母親不但沒為他出氣,反而狠狠地教訓了他一頓,在村外找到黃林森後,拉著他的腳,從村外一路把他倒拖進家門,讓他的小腦袋在地下磕磕碰碰地撞著石子、冰塊……

Advertisements


黃林森長大後,才明白了母親的苦心,他母親沒有文化,卻非常重視教育,為了把兒子教育成才,費了很大的力氣教他做人,除了嚴厲約束他不惹是生非外,還想盡辦法掙錢送他上學,黃林森也很爭氣,小時候陸陸續續讀了兩年半書,打下了文化基礎,後來一直堅持半工半讀,建國後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。


這種成長經歷在黃林森內心留下了很深的烙印,畢業後,他成為大學教師,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,眼界得以開闊,這讓他不但不記恨自己的母親,還很認同母親的教育方式,打心底認為傳統觀念的棍棒教育行之有效,能讓孩子成才。


望子成龍的他在教育自己唯一的兒子時,也不知不覺地就成了這麼一個「說一不二」的傳統式家長。


兒子與他斷聯後,他反思自己,可能是自己動手打罵兒子、未顧及孩子的自尊心,造成父子矛盾很深。

Advertisements

小學時,黃小海爬到人家房子上面,把房頂的瓦片踩碎了,別人上門告狀時,黃林森非常惱火,就命令兒子跪在家門外走廊上的一個角落裡,當時住房緊張,幾家人共用一條走廊,總有人在門外走來走去,黃小海等於是跪在一個公共場所「示眾」,很傷自尊心。


初二時,黃林森輔導兒子做作業時,看到兒子書法很不工整,越看越不舒服,就指著一個字問:「小海你看這是什麼字啊?」黃小海告訴他後,黃林森不滿地問道:「像嗎?」黃小海說:「像啊!」黃林森再次質問:「你再看像不像?」黃小海仍道:「像啊!」黃林森來氣了,說:「這個字應該是這樣寫,你這樣寫,像嗎?」黃小海不耐煩了,瞪了父親一眼,說:「就像!」他的神情和語氣一下子觸怒了父親,黃林森伸手就是兩記狠狠的耳光,在兒子兩邊臉上都留下了手印。

Advertisements


而黃小海沒哭沒叫,只狠狠瞪了父親一眼,從那以後,他再也沒喊過黃林森「爸爸」。


2、抗議父親「精神控制」


Advertisements

當節目組尋找到黃小海後,交流之下才得知,他對中小學時期挨過父親打罵之事並沒有放在心上,讓他最反感的是上大學以後父母對他的「精神控制」:從學習、交友到談戀愛,父親事事干涉,讓他感到毫無自由可言,甚至有一種窒息感。


對此,黃小海母親劉雅琴表示,當時黃小海住校,她很想兒子,也想了解兒子的學習情況,而黃林森就是南大的老師,她就要丈夫多打聽打聽兒子的在校情況,落個放心。


黃林森說,黃小海的老師他幾乎都認識,有人見了他也會主動說一下黃小海的學習、生活情況,這讓他對兒子的日常生活瞭若指掌,等兒子周末回家吃飯時,他會有意無意在飯桌上說起一些事情,本意也是提點兒子,想讓兒子學會為人處世。


而黃小海卻毫不領情,多年來,父親強勢指點的態度讓他忍無可忍,他本以為上了大學就可以逃離家庭,能擁有自己的獨立空間,可沒想到父親竟然經常跟自己的老師們打聽情況,這就好像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被父親派人跟蹤監控了,在飯桌上,黃小海沒回嘴,但臉色很不好看。


據黃小海回憶,父親不但插手他的學習、生活,還想指導他戀愛,甚至代他出面交涉生活瑣事,幾乎達到了事事包辦的地步。

黃林森對黃小海班上同學的家庭背景和個人情況比較清楚,曾認為兒子班上某個女生非常適合當黃家的兒媳婦,就指定兒子去追求這個女生,還要他「死纏爛燈」。

黃小海對此根本不能接受,他覺得自己與那個女生並不熟悉、也沒有什麼共同語言,根本也沒產生愛慕之心,如何能秉承父親的意願、前去貿然追求?更何況,他也不是死纏爛打的人。

除了父親的頻繁指點外,黃小海還感到父親在大學校園中監控著自己。

大二時,黃小海得到一輛分配給他的自行車,有一天,他早上騎車去上課,課間下了場雨,放學後,他沒能找到自己的車,後來才得知是被父親拿走了。這讓黃小海很鬱悶,南京大學的校園那麼大,學生那麼多,自行車也不少,他每天的課程安排都不一樣,父親是如何得知兒子的車停在那裡的呢?而且,父親連招呼也不打就拿走了車,似乎是把兒子的一切都理所當然看成是自己的,這讓黃小海覺得,只要呆在父親身邊,他就不能自行決定任何事情,完全沒有自我。


更讓他感到難堪的是,父親還插手他的人際關係,他有個中學女同學,也讀了南大,曾向黃小海借了70元錢,大約相當於半個多月的生活費,她拿這筆錢去勤工儉學,做文化衫生意,因而拖了段時間沒有還,黃林森得知後,竟然去找了這個女生的輔導員,話說得很重,「差點讓她退學」,錢拿回來後,黃小海並不高興,有一次,他在路上遇見了這個女同學,同學裝作沒看見他,連招呼都沒打,就面對面走了過去。

只要回到家裡,他就事事要遵照父母的安排,他已經是大學生了,可父母對他吃多少飯都有強制要求,每次飯桌上,他吃完一碗飯已經感到飽了,可父親無論如何都要他多吃一碗飯,讓他撐得很難受,下午不得不另外抽出兩個小時散步,以消除腹脹。

Advertisements

文章未完,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

下一頁

1/2

Advertise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