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語:「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」其中的「河」指的是哪條河? 河東和河西又是哪裡?

中國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諺語:「三十年河東,三十年河西」。用來形容世事變化無常,盛衰興替。

然而,「三十年河東,三十年河西」,其中的「河」指的是哪條河?「河東」、「河西」,又指的是什麼地方?


Advertisements

民間之所以傳下「三十年河東,三十年河西」這麼一句話,與一本小說有著密切關係。清朝文人吳敬梓撰寫過一部針砭時弊,諷刺當時官場環境黑暗的小說,這便是《儒林外史》。

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六回:「大先生,三十年河東,三十年河西 。就像三十年前,你二位府上何等氣勢,我是親眼看見的。而今彭府上,方府上,都一年勝似一年。」

由此,「三十年河東,三十年河西」這句俗語便流傳開來。吳敬梓一生未考中功名,可他是一位滿腹經綸,飽讀詩書的大學問家。

《儒林外史》也是中國歷史上文學含量極高的一部作品。那既然吳敬梓能說出這番話,必定有其背後的道理。

「三十年河東,三十年河西」。其中的「河」,指的就是中華民族的「母親河」,黃河。若談及這句話的由來,就不得不提到歷史上黃河的幾次改道。

Advertisements


唐代詩人李白曾寫下:「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,奔流到海不復回。」以此來讚美黃河的奔放不羈。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,穿越黃土高原以及黃淮海大平原,最後注入渤海。

4000多年前,黃河流域形成了一批氏族部落。後來黃帝統一天下,奠定中華,肇造文明,被後人尊為中華人文始祖,而黃河也被稱之為「母親河」。

Advertisements

但貴為「母親河」的黃河,脾氣似乎不太好。從歷史記載來看,黃河曾經有多次決堤、改道。有文字記載的最早一次黃河大改道,是在周定王時期。

《漢書.溝洫志》:「周譜雲,定王五年河徙。」

從西漢初期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,文史與地理等相關方面專家,對黃河改道以及決口泛濫次數進行詳細探究,最終得出一個較為權威數據。

2000多年來,黃河曾出現1593次決口泛濫,26次較大的改道,還有影響巨大的6次黃河大遷徙。《漢書》所記載的周定王五年那次黃河改道,只是滄海一粟罷了。


Advertisements

之所以黃河會經常決口泛濫,損壞百姓房屋田地,主要就因為封建時期,治河技術相對落後。

眾所周知,黃河含沙量極高,且蜿蜒東流,經過黃土高原時,會衝下大量泥沙。「九曲黃河萬裡沙」,就是黃河內含沙量極高的真實寫照。

大家想想,黃河每一次經過黃土高原,注入渤海,就會從中上游沖刷出大量的泥沙。這些泥沙得不到及時的清理,便堆積在下遊河道,以至於下遊河床被不斷抬高。

古人治水講究「堵」,而不是「疏」。眼看黃河河床不斷提高,古人就會不斷加築河堤高度。長此以往,黃河河床高度超過兩岸城市,遇上暴雨汛期,奔流而下的河水,夾雜著大量泥沙,便會徹底衝垮堤壩。

按照古人的基建條件,即使在黃河兩岸修建用於疏通河流的堤壩,也不能完全解決黃河內含沙量極高的問題。水流會帶走一部分沙土,注入渤海,依舊有大量泥沙,拘泥於下流河道。

Advertisements


公元前602年,今河南鶴壁市浚縣(黃河下游地區),爆發一場重大水患。最終使得黃河入海口,從天津往下南移到了河北滄州的黃驊。

《史記·河渠書》:「漢興三十有九年,孝文時河決酸棗,東潰金堤,於是東郡大興卒塞之。」

Advertisements

公元前168年,黃河再次決堤,人們還是沿著舊河道加築堤壩高度,想以此堵住奔流而下的水患,可這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。

東漢兩晉,包括隋唐時期,黃河出現過多次決堤、改道和重大水患事件。公元1034年至公元1048年,短短14年間,黃河就經歷過兩次大決堤。元明清三朝,黃河也多次「鬧脾氣」。

原本黃河水自陝晉大峽谷奔流而下,出了龍門縣進入臨汾、運城。因為黃河泛濫成災,經常改道。到了清咸豐年間,「銅瓦廂決口」,河南、山東、河北等地40餘縣,3萬多平方千米,受到黃河決堤影響。

此番黃河改道,從河南省蘭考縣西北部,順流而下。由此可見,歷史上黃河泛濫等原因,原來河東的地方,就會變成河西。

久而久之,古人就用「三十年河東,三十年河西」來比喻世事無常。

Advertisements


隨著近些年,水利學家與相關部門大力整治黃河。諸如三門峽、青銅峽、八盤峽、小浪底等水利樞紐拔地而起,每逢黃河汛期,兩岸居民也能高枕無憂,不像從前那樣擔心會有水患來襲。

1981年,河南省開封市龍亭東湖抽水清淤。工作人員在現場發現湖底居然隱藏著一座明代周王府。開封市文物局立即派出考古工作隊,進入現場發掘。

經過為期兩年緊張發掘工作,考古人員發現龍亭東湖底,不僅藏著明代周王府遺址,還有北宋皇宮、魏大梁城、唐燕州城、北宋東京城、開封城和清開封城等6座古代城池遺址。

之所以會和同學們說起這件事,就是想讓大家了解歷來黃河決堤泛濫,無數城池州府曾被淹沒摧毀。

趙匡胤為何會定都開封汴梁?就是看中了開封城水路運輸方便的先天條件。但是,按照古代的生產與科技力量,實在很難解決黃河泛濫的諸多難題,導致生活在黃河兩岸的居民常常苦不堪言。水患來襲時,稍有不慎,便會家破人亡。

Advertisements

文章未完,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

下一頁

1/2

Advertise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