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法擺脫的親情!女研究生「帶母上學」30歲對人生絕望 最終宿舍自縊身亡:沒有人願意被栓一輩子
楊元元本科就讀於武漢大學,可畢業8年都找不到一份像樣的工作;後來又考上了上海海事大學研究生,可入學僅兩個月,她卻選擇在宿舍衛生間自縊身亡。
她的身上,到底發生了怎樣的故事?
幼年喪父、家境貧困
1979年的冬天,楊元元出生在湖北枝江一個山區的兵工廠。
為了能讓女兒以後有出息,楊父便給她取名——元元,希望她以後能賺大錢。
兩年後,楊元元的弟弟出生了,父親則給他取名——順順,希望他一生都能平安順利。
一個叫元元,一個叫順順,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,楊父對姐姐楊元元寄予了厚望,而這似乎也預示了楊元元的未來。
時光荏苒,轉眼楊元元就到了上學的年紀,可在此時,楊父卻因為疾病身亡命殞,留下楊元元與寡母幼弟相依為命。
母親望瑞玲沒讀過什麼書,為了維持生計,她白天在兵工廠當車工,晚上則為工廠看大門,經常累得腰酸背痛。
日子雖然過得苦了些,但好在楊元元懂事非常,不僅學習不用母親操心,而且還將家裡的衛生打掃得乾乾淨淨,母親回來后,還經常幫母親捶背捏腿,所以彼時的望瑞玲也沒覺得生活有多苦。
急景流年,很快,楊元元就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個轉折點——高考。
在高考中,楊元元發揮穩定,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,成為了他們那第一個考上重點大學的人。
當時,楊元元本來能獲得「市三好學生」的榮譽,可卻被某個領導的孩子通過走關係奪走了。
自此,楊元元便暗下決心,要學習法律,「幫助不富裕的人維護正義」。
她當時的理想大學是大連海事學院法律系,可母親望瑞玲卻表示:
「從這到大連的路費太貴了,而且律師能掙幾個錢?還不如選個能掙錢的專業。」
楊元元本想反駁,但一想到母親含辛茹苦地將她和弟弟養大不容易,便答應了母親的要求,選了一個離家近的學校,能掙錢的專業——武漢大學商學院經濟學。
雖然這個專業和自己的夢想大相徑庭,但楊元元並沒有因此而「擺爛」,不僅在學習上孜孜不倦,而且還一直超負荷地兼職。
以至於在大學期間,她沒有向母親望瑞玲要過一分錢,還把賺到的收入悉數交給母親,支持弟弟求學。
好在弟弟並沒有辜負姐姐的厚望,在楊元元大三那年,他也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武漢大學。
對此,楊元元欣慰不已,她似乎看到了美好未來正在朝她招手。
可她不知道的是,一場變故正在悄然而生。
和母親同睡宿舍
這一年,母親望瑞玲突然接到廠里的通知,兵工廠要搬遷至新廠區,老職工要想搬過去,需要交3.5萬才能獲得一套住房。
在當時,3.5萬可是一個天文數字,而對於望瑞玲這樣的家庭來說,更是一筆巨款,望瑞玲自然拿不出這個錢。
可是,同事們都搬走了,兩個孩子也去了大城市讀書,自己一個人留在這裡還有什麼意思呢?
思忖良久,一個想法在望瑞玲腦海中浮現,她要去武漢和女兒會合。
於是,她沒有和兒女們商量,直接在廠里辦了內退,帶著行李隻身去了武漢。
當楊元元得知母親來武漢后,望瑞玲已經拿著行李在她的宿舍樓下了。
見到女兒后,望瑞玲簡單地說了她來這裡的原因以及她的想法:想和女兒同住在學生宿舍。
楊元元有些詫異,以為是自己聽錯了,但看到母親那認真的模樣,她再次妥協了。
就這樣,楊元元和母親擠在了宿舍那張只有兩尺二的小床上。
不出意料,母親的到來,對楊元元的大學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困擾。
除了宿舍更加擁擠以外,舍友們也因為各種不自在而開始疏遠楊元元。
漸漸地,楊元元也意識到了這一點,為了不影響其他幾位舍友,她請求學校能提供將伯之助。
武漢大學同情母女倆的際遇,又看在楊元元學習成績優異的份上,便單獨撥出來一間閑置的宿舍,供母女二人居住。
就這樣,望瑞玲就在武漢大學定居了下來。
之後的日子裡,望瑞玲每天在宿舍里做飯給兩個孩子吃,與此同時,她還在學校里兼職做一些小生意,每天還能賺個十幾二十塊錢。
久而久之,望瑞玲覺得大學生活也挺滋潤的,可她不知道的是,自從她來了以後,女兒楊元元的性格變得沒那麼開朗了,話也比原來少了很多……
令人唏噓的結局
露往霜來,不知不覺望瑞玲已經在學校住了一年有餘,也到了她不得不搬走的時候,因為她的女兒楊元元畢業了。
為了給母親和弟弟更好的生活,楊元元一畢業便迫不及待地尋找工作,可此時,她還欠著武漢大學3900多元的助學貸款,以至於學校暫時扣押了她的畢業證和學位證,沒有兩證,楊元元找工作屢屢碰壁。
可生活還要繼續,沒辦法,楊元元只好白天去別人家當家教,晚上結束后,再花兩個小時的路程到母親那,幫母親擺攤。
那段時間,楊元元真真體會到了賺錢的不易,她說:「真的,每一分錢得來的都不容易!」
儘管日子並不輕鬆,但楊元元從沒有在母親面前說過一句累,不僅如此,她還把賺來的大部分錢,都交給了母親以及貼補弟弟讀書,以至於她工作5年了,才把3900元的助學貸款還清。
看到這,可能有些人不信,堂堂一個武漢大學畢業生,即使沒有兩證,難道連一份像樣的工作都找不到嗎?
其實不然,楊元元之所以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,除了和兩證有關,還和她母親望瑞玲有很大的關係。
大學畢業后,有很多機會擺在了楊元元的面前,但卻因為母親而一次次放棄!
第一次,楊元元考取了枝江和廣西青州的兩份公務員工作,楊元元當時正在考慮去哪裡上崗,可母親望瑞玲卻表示:「好不容易來到了大城市,說什麼我都不會再去那種小地方的」。迫於無奈,楊元元只好放棄。
第二次,楊元元考取了北京大學法學院自費研究生,母親望瑞玲表示:「學費一年要三萬多,咱家可供不起你。」不得已,楊元元又放棄了。
第三次,西北大學曾向楊元元發來了面試邀請,只要她順利通過面試,就能獲得一份薪資待遇很不錯的工作,當時的楊元元樂不可支,連火車票都買好了,可母親望瑞玲表示:「哪有這麼好的事?你可別被騙了,不準去。」沒辦法,楊元元再次放棄。
自從楊元元與一次次的機會失之交臂后,她彷彿陷入到了一場找工作的困局之中,接連找了好幾份工作都不合適,以至於年近30了,還是一事無成,就連一次像樣的戀愛都沒談過。
彼時的楊元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,她看不到未來的路身在何方。
但天無絕人之路,就在此時,弟弟楊順順卻做起了她的燈塔,給她指引著前進的方向。
原來,弟弟考上了北大直博。
看到弟弟如此優秀,楊元元再次燃起了重回校園讀書的希望,她要繼續讀法律,做律師!
下定決心后,楊元元便沒日沒夜地學習,苦心人、天不負,2009年,楊元元成功考取了上海海事大學公費研究生。
或許是被女兒的執著所打動,這一次,望瑞玲沒有再反對。
而弟弟也為姐姐感到由衷地高興,為了能讓姐姐專心讀書,弟弟提出讓母親跟著他一起去北京。
可望瑞玲卻表示:「我有上海情節,我要去上海。」
原來,望瑞玲曾於上世紀70年代赴上海進修過5年船舶技工,她會一點上海話,很喜歡上海這座城市。
一如既往,懂事的楊元元還是答應了!
於是,楊元元又和母親望瑞玲擠在了宿舍的那張單人床上,亦如8年前在武漢大學那樣。
但和武漢大學不同的是,上海海事大學卻禁止望瑞玲進入宿舍借住。
因為自從望瑞玲住進宿舍以後,很多舍友都覺得不方便,於是一個個申請轉宿或者直接搬走。
對此,楊元元懊惱不已,她便向學校提出安排住處的申請。
可學校卻拒絕了她的申請,理由是不利於宿舍的管理,同時,對其他貧困生也不公平。
迫於無奈,楊元元只好和母親出去找房子,可找了一天,最便宜的一個住房都要600元一個月。
楊元元本想租下,可母親望瑞玲卻表示太貴了,明天再去找找。
於是母女二人便找了一間賓館暫住一晚,在得知一晚上需要100元時,望瑞玲心疼的一夜未眠。
第二天,母女二人又找了一天房子,依然沒有找到合適的。
可此時,望瑞玲不想再住100元一晚的賓館了,於是她騙楊元元,說自己找到了一家50元一晚的賓館,就是位置有點遠,讓楊元元先回宿舍,她自己去就行。
等楊元元回去后,望瑞玲並沒有住所謂的50元一晚的賓館,而是在學校電影院住了一夜。
第二天一早,有同學告訴楊元元,說看到望瑞玲在學校的電影院睡覺,楊元元急沖沖趕到,剛好看到了在座椅上蜷縮的母親。
那一刻,楊元元自責不已,眼淚忍不住地流了下來,她衝上前去緊緊抱住母親,淚水很快浸濕了母親的衣服。
隨後,楊元元便暗下決心,無論如何都要找到一個合適的住房。
皇天不負有心人,當天下午,母女二人終於找到了一間500元一月的住房。
晚上,母女二人用鑰匙打開房門,可打開門的那一剎那,母女二人傻眼了。
因為那是一個毛坯房,裡面一件傢具都沒有!
但房租都交了,也沒法退了,於是楊元元返回宿舍,拿來了被褥和墊子,硬著頭皮和母親睡在了地上。
那會兒已經是11月末,上海的天氣已經轉涼了,到了晚上,氣溫更是驟降到零下,睡意朦朧中,楊元元感覺身旁的母親凍得直哆嗦,她趕忙抱住母親,眼淚再一次控制不住地流了下來。
之後,楊元元再也睡不著了,她看著家徒四壁的出租屋,想著自己都30歲了,卻還一事無成,還讓母親跟著自己過這樣的日子,她第一次覺得:「知識改變不了命運!」
第二天一大早,她告訴母親:「學校憑什麼不讓我們住,我要去找校領導。」然後就獨自一人去學校了。
這一去,再也沒有回來……
2009年11月26日清晨,楊元元在宿舍的衛生間,用一條枕巾和一條毛巾首尾相接,綁在洗手盆的水龍頭上,半蹲著以一種極為痛苦的方式,結束了自己的生命。
寫在最後:
縱觀楊元元的一生,母親似乎成了她無法擺脫的另一半,以至於她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,也沒法開始戀愛,直到最後走向悲劇。
「羊有跪乳之情,鴉有反哺之義」,孝順父母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責任,可作為父母,我們不應該入侵孩子的生活,更不應該用「臍帶」將孩子栓一輩子,這樣只會讓孩子離我們越來越遠。
你們覺得呢?
文章參考:今日頭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