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是女孩被棄養!20年後親生父母「找上門認親」 說「你弟弟要結婚了」她才知背後目的
父母撫養孩子,孩子贍養父母,這本該是天經地義毋庸置疑的事吧?
可最近的熱搜上,一個女孩拒絕與父母見面,並且不願意贍養父母,這看似「離經叛道」的舉動,卻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,究竟是怎麼回事?
這個江蘇的女孩發了一條視頻講述了來龍去脈。
1998年出生的她,還沒滿月就被親生父母拋棄了。
小小的襁褓中只留下一張薄薄的紙,記錄了她的出生日期,從此兩人便杳無音訊。
據後來了解的情況來看,當時女孩的親生父母家裡已經蓋起了樓房,所以並不是因為經濟條件不好才棄養她。
2000年,她的親生父母又生下了一個弟弟,這就很耐人尋味了。
女孩認定,自己被棄養的唯一原因,只可能是因為自己是女孩。
萬幸的是,當年還沒滿月的小女孩被一對好心的夫婦收養了。
那個年代,想要辦下收養證並不容易,女孩的養父母為了一紙文書東奔西走,就是為了給她一個名正言順且安穩的生活。
雖然養父母家的經濟條件不算太好,但他們對這唯一的女兒卻視作掌上明珠,呵護有加。
小姑娘就在養父母的疼愛下快快樂樂地長大了,可沒想到,就在女孩19歲那年,親生父母突然找上門來,要求與女孩認親,恢復往來。
女孩心裡自然是一萬個不願意,畢竟自己一出生就因為親生父母重男輕女的荒唐想法被拋棄,所以她根本不想與他們相認。
況且女孩很快就發現,親生父母來認親,並不是因為內心的愧疚和思念想要補償,而單純是覺得女孩長大了,是時候該回報自己了,才轉頭過來找到她。
女孩果斷地拒絕了他們。
但親生父母卻並沒有善罷甘休,糾纏認親不得,竟然開始騷擾她,常常打電話來找各種理由和借口指責她不孝,譴責她沒良心。
有一次親生母親生了病,打電話過來要求女孩前去照顧,結果不巧養母也同時病了,女孩表示自己是養父母的獨生女,不可能離開他們去照顧一個一出生就拋棄了自己的人。
況且,對方不是還有兒子呢嗎?
這話一說出口,親生父母更是氣不打一處來,不僅罵女孩忘恩負義,連帶著把她的養父母也罵了個狗血噴頭,說他們「小肚雞腸,老是從中作梗,攔著女兒不讓他們認親!」
但事實上,女孩的養父母從來都不會干涉她的任何決定,甚至還勸說過她與親生父母好好溝通相處。
說實話,能像女孩的親生父母這樣,把不要臉詮釋得這麼淋漓盡致的,還真是第一次見。
可沒想到,女孩幾次三番的拒絕並沒有讓這對父母認清現實,反而找來了中間人,繼續向女孩施壓,並且,給她拋來了一個重磅炸彈!
這個中間人「舅舅」對女孩說,你弟弟交女朋友了,你們要多多來往,好好相處,畢竟是親生姐弟嘛!
真是看得滿頭問號,當初嫌棄她是女孩丟掉她的是親生父母,要不是養父母東奔西跑地辦手續收養,興許她早就遭遇了什麼不測也未可知。
等養父母把女兒好好養大,可以反哺父母的時候,他們卻又跑出來覥著臉認親,又是要人照顧,又是讓女孩跟弟弟多「親近」,這其中打得什麼如意算盤,恐怕我不說,大家眼裡也明鏡兒似的。
看過很多「扶弟魔」的悲劇,那些女孩從小被灌輸的思想,就是要幫襯家裡,幫扶弟弟,「只有弟弟好了,父母才能好,父母好了,我們全家才能好。」
在她們的觀念里,好像是沒有自我的。她們純純是家庭中的一個工具人,是完全奉獻的,為家庭服務的。
之前寫過一個安徽的90後女孩叫小潘,她漂亮能幹,自己開餅店12年,給弟弟買了車、買了房,除此之外,她掙的所有錢都在父母手裡。
小潘自己經營著兩家燒餅和牛肉粉絲店,每天她早晨4點就起床,一直在店裡忙到晚上10點才休息,全年無休。
最多的時候,一天能賣出3000張燒餅,而且幾乎都是她一個人烙,但是她每天起早貪黑這麼努力,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為了給弟弟買車買房,好讓弟弟結婚。
她說,這麼多年賺到了100萬(約500萬新台幣),大部分都用來幫襯弟弟了,吃苦受累,她甘之如飴。為弟弟付出的所有,她都覺得特別值得。
都說長姐如母,小潘這姐姐當的,真是比大家長還要大家長。
看了她的故事,心中深深的惋惜,是怎樣的根深蒂固的愚昧觀念,才會讓她選擇了這樣的生活方式啊!
被棄養的女孩要是認了親,估計也會是這樣的遭遇吧。
兒子大了,交了女朋友要結婚了,車從哪來?房從哪來?
轉念一想,不是還有一個被扔出去的女兒嗎,現在女兒大了賺錢了,自然是最好的寄生血包。
容我陰謀論一下,能這麼順利地找到一出生就丟棄了的女兒,是不是也說明他們從一開始就精心挑選了收養的家庭,也一直都知道女兒的下落,等待的就是這一天?
細想一下,真的讓人毛骨悚然。
也替女孩捏了一把汗,生怕她被親生父母廉價的「親情」所綁架。
但好在女孩頭腦夠清醒,她深知生恩沒有養恩大,也看清了親生父母的目的,她不惜自揭傷疤,也要選擇將這件事公之於眾。
她說,「怎麼說我都無所謂,但說到我的(養)父母,我不能接受。」
並且氣憤地喊話親生父母「你們都沒有道德,憑什麼道德綁架我?」
我們看到血緣關係里也能充滿精明與算計,而女孩對養父母的維護,也足可見他們給了她多麼豐盈的愛,這也是這件事中唯一的溫情所在。
事情的來龍去脈清清楚楚,對於女孩的做法,很多人都稱讚她對養父母有情有義,並且於情於理於法,她都沒有必要再與生父生母有什麼瓜葛。
但就在這麼一片支持聲中,有些聖母心泛濫的人冒了出來,力勸女孩放下仇恨去認親,並且好好孝順親生父母。
因為當年拋棄她,也許是有什麼不得已的「苦衷」。
有親弟弟還是個依靠,遇到事兩個人還可以商量,比獨生子好。
看了他們的發言,只想說,要麼樂山大佛的位置給他們坐?這是什麼賽博聖母啊?
這樣迷惑的腦迴路與所謂的「善意」之舉,米粒媽卻不是一次見了。
還記得那個拋棄妻女闖美國,到老了孤苦無依,卻又回國要求女兒贍養的上海老人嗎?
1990年,40歲的劉玉生拋下小自己10歲的妻子和年僅8歲的女兒,跟著哥哥一起靠旅遊簽證到了美國投奔父親。
那個年代,他們堅信只要來到美國就能發財致富,可真到了美國後,卻發現語言不通又沒技術,連最基本的溫飽都難以解決。
劉玉生的哥哥看清了現實,沒多久就回了國,可劉玉生不死心,他「黑」在了當地,覺得總有一天能拿到美國國籍,到時一切困難就都迎刃而解了。
沒有身份,他只能到處打黑工,為了糊口,再髒再累的活也得幹。幾年後,父親去世了,他便獨自在美國流浪,一晃就是32年。
直到去年的冬天,有人注意到了他。
彼時已經75歲的他頭髮花白,就住在馬路邊一間簡陋的帳篷里,外面蓋著幾床薄被子,雪一化,就會把被子浸得濕答答的,到了晚上更是要忍受刺骨的寒冷。
沒有身份,也領不到任何的老年福利,他只能在天氣晴好的時候,坐在帳篷外的椅子上,等待路過的好心人給他一些吃的或零錢。
當有人問起他的家人,他便會故作可憐地說「我老婆孩子都在大陸,我哥哥妹妹也都在大陸,我當然想回去見見。三十二年沒見了,我想回去跟家裡講講清楚,叫他們原諒我。」
同鄉會看他身世可憐,便幫他補辦護照併發起了眾籌,就這樣,去年的11月,這位在美國流浪了32年的上海大爺,終於回到了國內。
但事情後續的發展是什麼呢?
他一回國,同鄉會就通過多種渠道大肆尋找他的妻女,想幫他圓了團聚夢。
可事實是,劉玉生「黑」在美國的幾十年音訊全無,更不要提給家裡寄錢了,妻子不得已一個人每天早出晚歸,辛辛苦苦工作扛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。
這些年的苦與淚,都是母女倆默默吞下。女兒的丈夫更是直接告知,他們一家人無論如何都不會與他相見相認,更不可能幫他養老。
而這些「愛心人士」也把好心變成了捆綁母女倆的繩索,擾亂了她們本已平靜的生活。
最終,認親無望的劉玉生賴在了上海的救助站,享受著低保,還有人幫忙辦理戶口,等著入住公立養老院,賴到最後,反而應有盡有。
俗話說: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,劉玉生的人生簡直完美詮釋了這句話。
流落在美國街頭,是他在32年前親手為自己種下的惡果,他也應該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。
如今非要讓妻女解開心結接納他,為他養老,那母女倆這麼多年吃的苦流的淚,又有誰來補償?
以德報怨,那麼何以報德呢?站在所謂的道德制高點指點江山的人,你們不冷嗎?
未經他人苦,莫勸他人善。毫無原則與底線的善良,就是對惡意最大的縱容。
共勉。
文章參考:騰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