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端午節!老輩傳下的講究要做好「吃3樣 做2事忌1樣」祈平安「把黴運送走」

「綠楊帶雨垂垂重,五色新絲纏角粽」,當沁人心脾的粽香味飄蕩在大街小巷的時候,就又到了我國的傳統佳節——端午節。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民俗大節端午節,「端」在漢語中是初始的意思,在民間認為過好了端午節,也就意味著有好的開端,下半年的好運會隨之而來。

在《荊楚歲時記》中有記載「五月俗稱惡月,多禁」,而五月初五端午正是惡日之首,民間在這一天有許多的風俗和講究。如有些地方端午這天忌下河游泳,老百姓認為端午節是祭祀的節日,尤其是曾經溺亡過人的地方更是不吉利,因此不能下河游泳,端午了,記住老輩傳下來的一些「老講究」,寓意諸事順利,端午安康。

端午節,3種美食記得吃

1、吃「五黃」

端午這天民間各地還有吃「五黃」的習俗,古人認為端午這天陽氣盛,蛇蟲易出沒,所以要吃一些特定的食物來祈求家人身體健康、平平安安。五黃指的是5種帶有黃字的食物,即黃瓜——爽脆可口、清熱解暑,黃鱔——肉質細膩、滋補虛損,黃魚——鮮美細膩、健脾開胃,鴨蛋黃——咸香軟糯、清火降燥,雄黃酒——清醇爽口、驅邪解毒,吃了五黃寓意驅邪避暑,驅趕霉運。

2、吃粽子

「四時花競巧,九子粽爭新」,端午節習俗眾多,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吃粽子。粽子在端午節這天被賦予了太多的含義,無論是祭祀祖先神靈的貢品,還是祭奠屈原、伍子胥而來,都傳承了人們懷念先人,寄託了人們迎祥納福、辟邪除災的願望,也是對傳統文化的尊重。

3、喝涼茶

端午節采草藥是最古老的習俗之一。民俗認為,端午陽氣旺盛,是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,古時候的大夫會在這一天傾巢出動去采草藥,認為「端午遍地皆葯」。這種風俗在漢代時期已經影響廣泛,《歲時廣記》中記載「五月五日,競采雜葯,可治百病」,雖然現在看起來沒有什麼科學道理,但這些老傳統能流傳至今,一定是有它獨特的原因在裡面的。采來的草藥有一部分會在這天製成涼茶飲用,用來「祛病防疫」。端午前後用草藥製成的涼茶味道也比較「正」,喝起來葯香味十足,廣受歡迎。

端午節,2件事別忘做

1、帶五色繩、香囊祈平安

古人在端午時節,有給家中的小孩佩香囊、戴五彩繩的習俗。端午時節是各種蛇蟲出沒的時候,而智慧的先人在香囊中放入各種驅蟲的香草、粉料,戴上后香囊會散發出特有的氣味,能辟邪驅瘟,也就不怕蟲害了,有安康吉祥之意。系五色繩也大有講究,需在太陽未出升時給孩子繫上,等到端午節后的第一場大雨來臨時,摘下五色繩讓它隨雨水沖走,寓意把霉運送走。

2、懸艾草、菖蒲招福運

「手執艾旗招百福,門懸蒲劍斬千邪」,端午時節,家家戶戶需要在門前懸挂上艾草或菖蒲,用來招福驅邪。老百姓認為門前懸挂艾草、菖蒲,就像給家裡貼上一道「靈符」。正值酷夏,蟲蟻繁殖快,人易被咬傷,而艾草和菖蒲具有驅蚊蟲蟻、「五毒」的作用,在科學角度上看有一定的防病作用,所以端午節掛艾草、菖蒲還是很有必要的,這也是一種習俗的傳承。

端午節,這件事可別做

端午節是源於自然天象崇拜,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,是祭祀為主的節日,在這天穿著盡量以素色衣服為主,這一天穿著大紅大紫比較艷麗的衣服喜氣洋洋的裝扮是不合時宜的,穿戴上要盡量樸素,另外端午節在老傳統中屬於祭祀節日,朋友、家人之間不能互祝快樂,而是互祝「端午安康」。

Click to show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