動不動就一身汗!是「體虛」還是「排毒」要分清 冷汗直冒要注意:心梗的前兆



汗,幾乎與你終身相伴。高溫下體育運動和勞動,一日最多出汗量可達6—10升。所以,汗對人體至關重要,絕非「廢物」。

經常出汗是什麼原因?有的人在稍微走動了下,就大汗淋漓,卻不知道為什麼,竟比平常人更容易流汗,下面一起盤點下為什麼那麼容易出汗。

Advertisements


出汗越多,「排毒」越多?

個體的體質不同,出汗量也有所不同,出汗量多少還與氣溫環境、體力勞動的強弱程度等有關。

據科普中國介紹,24小時內,正常成年人在不知覺中蒸發的汗液能達到600~700毫升,相當於1.5瓶的礦泉水的量。

而在夏季,出汗量較大的群體尤其是室外勞力工作者,一天的出汗量甚至能達到1000-3000毫升,約2-6瓶礦泉水的量!

我們常聽說出汗能「排毒」的說法,其實,汗液只能排出人體體內一小部分的代謝「毒素」,完全依靠出汗來進行排毒,是不靠譜的。

Advertisements

人體產生的代謝產物,也就是民間所說的「毒素」,主要通過三個途徑排出體外:尿液、糞便和汗液。

其中,最主要的途徑是尿液,其次是糞便,汗液所佔比例很小。因此,如果想要通過出汗來排出體內代謝產物,其實是非常微量的。

如果按照民間的觀念,和出汗相比,良好的腎功能、胃腸消化功能其實才能更有效地排出代謝產物,避免「毒素」在體內積聚。


常見的出汗方式

1、自汗

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藥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常出汗稱「自汗」。自汗多因肺氣虛弱、衛陽不固、津液外泄所致,故常伴有神疲、乏力、氣短、畏寒等陽氣虛損的癥狀。多見於患有佝僂病的孩子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。

2、盜汗

入睡則汗出,醒後則汗止。盜汗多因陰虛而致,陰虛則陽亢,陰不御陽,津隨液為汗,故常伴有五心煩熱、失眠、口咽乾燥等癥狀。常見於肺結核浸潤期患者。

Advertisements

3、戰汗

即全身戰慄後汗出,是熱性病過程中正邪抗爭的一種表現。如戰汗後熱退,脈靜身涼,表示邪去正安,元氣恢復,是一種好現象。若汗出後四肢厥冷、煩躁不安,表示正不勝邪,正氣隨著虛弱下去,則是危重癥候。戰汗多見於各種傳染病的初、中期。

4、絕汗

Advertisements

指病情危重,正氣衰弱、陽氣欲脫時,汗淋漓不止,多伴有呼吸急促、四肢厥冷、脈象微弱,時有時無等危症,是陽氣將絕之象,多見於心衰、虛脫的病人。

5、頭汗

出汗僅限頭部。多因上焦邪熱,或中焦濕熱鬱蒸所致,多見於陽明熱症和濕熱症。若見於大病之後,或老年人氣喘而頭額汗出,則多為虛症。

如重病末期突然額汗大出,是屬虛陰上越,陰虛不能附陽,陰津隨氣而脫的危象。但小孩睡覺時也常常頭部出汗,若無其他癥狀,則不屬病象。


出汗多的解決方法

1、注意勞逸結合,不可勞累過度。

2、注意運動鍛煉,增強身體素質。

3、注意飲食調理,古人說「葯補不如食補」。自汗者宜吃雞、鴨、魚、蛋、山藥、扁豆、羊肉、桂圓、狗肉等,盜汗者宜吃魚、甲魚、豬肝、白木耳、菠菜、白菜等。

4、自汗者不宜吃生冷的瓜菜,少吃涼拌的菜肴;盜汗者不宜吃辛辣的食品,盡量少飲或不飲酒。

5、控制自己的慾望。

6、多飲水,保持體內的正常液體量。


如何排出一身健康的汗?

大量流汗易造成脫水,如果糾正不及時,身體會電解質紊亂,可出現肌肉痙攣、抽筋、噁心、嘔吐、眩暈等不同程度的癥狀。

Advertisements

文章未完,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

下一頁

1/2

Advertisements

編輯精選推薦 More 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