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曾是大清皇妃!44歲婦女臨終對「清潔工丈夫」吐露秘密:前夫是末代皇帝 為爭取自由「勇敢走出不幸婚姻」


1953年9月17日,北京辟才衚衕西口,一位名叫傅玉芳的、年僅44歲的中年婦女走完了人生的最後征程。在彌留之際,她對自己作為清潔工的丈夫,說出了自己隱藏多年的秘密:「我其實曾是個大清皇妃」。

一、滿洲秀女,少年夫妻


Advertisements

1909年12月20日,一個女孩在北京一貧窮的滿洲家庭中呱呱墜地,而她便是後來的大清皇妃——文綉。

文繡的祖父名叫額爾德特·錫珍,他曾官至禮部尚書,家中曾有大片房產。然而到文綉父親端恭一系,額爾德特家卻驟然中落。端恭一生都不得志,未曾正式任官,同時他還生性紈絝,敗光了家產。到了文綉出生時,家中便陷入了貧困。


文繡的母親姓蔣,是個漢人。端恭去世後,蔣氏隻身撫養文綉三姐妹,艱難度日。雖然家裡窮,但是蔣氏並沒有放鬆對她的教育。1916年,文綉進入小學讀書,晚上則幫助母親繡花掙錢。

文綉非常爭氣,她刻苦用功,因此成績名列前茅。1921年時,文綉迎來人生的轉機,她被前大清醇親王載灃選中,成為「大清皇帝」溥儀妻子的候選人。

Advertisements


眾所周知,早在1912年清朝就已然滅亡。然而,由於民國和清室早就簽訂了優待條款,溥儀的小朝廷依然可以居住在紫禁城,享有每年400萬銀元的年金以及外國君主的權力。因此在紫禁城內,溥儀依然是「皇上」。


早在清初,清廷就確立了「選秀女」制度,每個滿洲家庭的女兒都有機會選入宮,成為嬪妃。後來由於八旗人口增加,參選者眾多,在乾隆以後便將八旗平民女子排除在選秀之外。


皇室秀女的標準,主要以德行和禮儀為上,因此不甚講究長相。文綉相貌確實平平,但其品德和才學在秀女中均名列前茅。因此,文綉成為了溥儀皇後的熱門人選。


據太監信修明的《老太監的回憶》中提到:

「議婚時對端恭之女保舉甚是厲害,並將照片附上,讓皇上自擇。」

但就在這個節骨眼上,清宮裡的幾個皇太妃卻提出了異議。端康皇貴妃認為,文綉家實在太窮,恐怕進宮後有小家子氣,因此極力反對立文綉為后。

Advertisements


相反,榮源之女婉容家境十分富裕,而她的長相也遠勝於文綉。到了1922年,溥儀最終親自圈定,將婉容立為皇后,而文綉則被立為淑妃。

從性格上來說,婉容和文綉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女子。文綉更偏向於舊式女子,端莊拘謹、知書達理,凡事皆由分寸,絕不越禮。

Advertisements

而婉容早期受到了西式教育,開朗而大方,通英語,喜歡吃西餐和西式裝扮。進了皇宮,婉容破天荒般地將自己居住的儲秀宮修繕成中西合璧的風格,增設了浴盆、浴室以及沙發軟塌等西式傢具,同時還將儲秀宮後殿的麗景軒改造成一間西餐廳。

和婉容一樣,少年天子溥儀對那些洋玩意也有著深厚的興趣,因此相比於文綉,他和婉容更談得來。

不過一開始,溥儀和文繡的夫妻生活還是較為和諧的。聽說文綉喜歡聽戲,溥儀專門花大價錢給她買了名牌留聲機;聽說文綉喜歡養花草,溥儀也隨她去養,甚至還安排給買來最名貴、最罕見的品種。盛夏時節,溥儀還會帶著文綉去景山、北海消暑。

曾有太監說,文綉與溥儀一開始就不合,這是不符合歷史實情。事實上,文繡的才學和詩才,頗得溥儀的欣賞。兩人之間經常詩文唱和,浪漫至極。當時,溥儀曾給文綉寫了這樣一首詩:

Advertisements

「夜坐階生冷,思君方斷腸。寧同千萬死,豈忍兩分張。孰意君至此,悲秋漸若忘。洗盞相暢飲,欲罷願換休。」

從詩文中看,溥儀對文綉還是相當依戀,甚至到了「寧同千萬死,豈忍兩分張」的地步。但是花無百日紅,隨著婉容的逐漸得寵,溥儀和文繡的婚姻卻出現了裂痕。

二、妒后婉容


Advertisements

婉容與文綉同期入宮,一開始兩人關係還算不錯。然而時間久了,兩人共侍一夫,豈能相安無事?畢竟愛情是自私的,是容不得別人的。

從性格上來說,婉容驕傲而張狂,喜歡在溥儀面前撒嬌。隨著她和溥儀感情的加深,便越來越容不下居住在長春宮的文綉。因此在文綉面前,婉容再無一開始閨蜜般的友好,取而代之的,卻是一介妒婦的刻薄與殘忍。

在宮中,婉容處處凌駕於文綉之上。她常常給文綉寫信,提醒她要明瞭自己的身份。而文綉也不甘示弱,也不斷用回信與婉容較勁。

婉容給文綉寫信,前以女士相稱,後則落款為自己的英文名——伊麗莎白。而文綉回信既不稱呼,也不落款,相反在婉容的錯別字上畫了圈圈。后妃之間的較勁可見一斑。

到了後來,兩人在穿衣、吃飯、說話等無謂小事上分歧,也讓后妃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。此時,溥儀已經漸漸偏向於美貌而活潑的婉容。趁此機會,婉容在枕邊大肆詆毀文綉,讓溥儀逐漸對後者有了看法。從此以後,溥儀再也不去長春宮,文綉整日獨守空閨,以讀書、寫字而自娛。

Advertisements

樹欲靜而風不止。雖然文綉已經受到了冷遇,但是婉容卻得志便猖狂,變得法地諷刺、挖苦和嘲弄文綉,將她置於難堪的境地。在故宮檔案館,曾收錄有婉容寫給文綉的一封信,信中寫道:

「愛蓮女士惠鑒:

數日未見,不知君還顧影自憐否?余今甚思購一明鏡,以備顧君之影。念有一曲,以還君之一笑。

愛蓮女士彈琴彈得好?愛蓮女士唱得好?愛蓮女士的嬌病好點了?愛蓮女士進葯了嗎?愛蓮女士進得好、拉得香嗎?祝君晚安。

這封信中,將婉容的猖狂和文繡的失意表現得淋漓盡致。有些學者認為,這封信不過是閨蜜之間的玩笑。但是在筆者看來,若真是閨蜜的玩笑,豈會如此沒有分寸,豈會如此刻薄,豈會如此戳人心窩子呢?


正所謂狗仗人勢,文綉失寵後,連下人們也敢欺侮她。就如《實話白話報》中所寫:

「清室長春宮首領太監海劉舍李二人,因清帝信任,所以恃寵而驕,把持權柄,目中無人。每見淑妃年幼可欺,劉李二人愈發肆無忌憚。此等權奸可謂代代皆有,何以皇室不能絕此根株。」

1924年,馮玉祥逼宮紫禁城,將溥儀趕出了皇宮。剛烈的文綉準備以死殉清,她用剪刀戳向自己的喉嚨,幸而被太監勸阻,才沒有釀成大禍。

然而文綉對溥儀的忠誠,卻沒有換來後者的反思和關愛,相反卻換來了變本加厲的迫害。那麼原因究竟為何呢?

三、淑妃革命


溥儀離開紫禁城後,暫居於生父載灃的醇親王府。在商量今後的打算時,文綉和溥儀產生了巨大的分歧。

當時在鄭孝胥和羅振玉的蠱惑下,溥儀決定投靠日本人,當兒皇帝。文綉聞言,趕緊秉持民族大義前來勸阻溥儀,不要引狼入室,成為日本的傀儡,進而成為千古罪人。然而溥儀早就想要當漢奸,豈容文綉繼續饒舌?

Advertisements

文章未完,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

下一頁

1/2

Advertisements

編輯精選推薦 More 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