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師80載「10年苦戀終成眷屬」 「70年婚姻聚少離多」妻子自稱是最幸福的女人

!!注意!!
此文章未上線!更新前請確認文章狀態!

嫁對了人,即使聚少離多感情仍然堅定不移!


她是北京師範大學教授,是兩院院士羅沛霖的愛妻,一生追隨詞學大師顧隨。數十載情繞桑梓,是北師大校訓的踐行者,同門師妹葉嘉瑩讚她「百歲猶存赤子情」。她就是「九十得意是教書」的楊敏如。

圖 | 一家合影 左起:哥哥楊憲益、母親、妹妹楊苡、楊敏如


Advertisements

我生之初尚無為    

1916年,楊敏如在天津出生,祖籍安徽泗洲,祖上是做過大官的,父親楊毓璋在天津任職銀行經理。父親有三個妻子,楊敏如的母親是他第二任妻子。這樣看來,楊敏如的童年本應是衣食無憂的,可誰曾想到她的父親早早地撒手人寰,留下巨額遺產,還有三個女人和六個孩子,那時候楊敏如才3歲。    父親離開後,便由嫡母管家,所幸的是因為楊敏如的生母為父親生了唯一的兒子楊憲益,而且和父親度過了6年的甜蜜生活,所以分得了幾萬元的股票。這讓他們的生活不至於過得太清苦。

可惜沒過幾年,楊敏如的叔叔就花光了父親留下的財產,房子也被賣了,原本這個還算穩定的大家庭散了,楊敏如只能和母親和哥哥一起住在租來的房子裡。她的童年就是這般平凡無異,除了貧苦的日常生活,便是學習。

Advertisements

圖 | 楊敏如和妹妹楊靜如(楊苡)在天津


貴人相助悟真諦

其實楊敏如真正的生活應該從她的18歲算起。1934年,楊敏如考入北京私立燕京大學就讀中文系。這所古今交融的學校也帶給她許多意外的收穫。這裡學風開放且自由,每個人都可以抒發自己的想法,無論是評判古人,還是欣賞崑曲,在學校裡都是被包容的,這一點也在後來的楊敏如身上有所體現。

人總是越努力越幸運,楊敏如在大學裡遇到了影響她一生的人,他就是顧隨。他在老家河北念的中文,後來又到北京大學攻讀外文,既是位詩人,也是一位博學多才的學者。在那個時候,顧隨的課堂內總是座無虛席,而教室外也是站滿了人,就算是站在牆邊,學生也聽得有趣。而楊敏如也正因為聽了顧隨的課,慢慢地愛上了他的專業,也從顧隨的教學中逐漸心領神會教育的真諦。

Advertisements


圖 | 大師顧隨與學生


大學畢業之後,楊敏如一直希望能夠走一條安全的去往大後方的路,於是她選擇了讀研究生。但是當時大陸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,楊敏如毅然決然地放棄了這一條看起來前途無量的路,她悄悄地離開了學校,她想要帶著理想與抱負維護真理,去做一個服務者。

1939年寒假,楊敏如和母親利用叔叔的一些關係終於輾轉到了重慶。憑著日積月累的知識,她成功地加入到南開中學的教師行列中。她不忘初心,來到重慶,進入南開中學,為的就是教育救國,她提到自己以老師為職業的最初抱負就是「我要教書,像我的老師那樣教書!」

自從踏上南開課堂的講台上,楊敏如就深深愛上了教師這個職業。她在南開教授的是古典詩詞,並不是純粹的講授課本內的知識點,而是先要自己去參透其中的內涵,再去講給學生聽。她真正做到了讓學生愛上學習,是真真切切地靠自己去領悟一些知識背後的東西。

Advertisements

圖 | 青年楊敏如


初入職場的楊敏如能夠那麼快地投入到教學中,很大的原因是受到了老師顧隨的影響。從前顧隨的課堂就很豐富,如今楊敏如的課堂也因為她通過教書起到育人的作用而變得有趣。所謂名師出高徒,楊敏如可以把人教得感動,始終以身作則,這離不開顧隨的教導。

「如果教師一旦是為了自己的輕閒而忽視了做教師的意義,那就不容易教好學生了。因為老師是要與時俱進的。」楊敏如這樣說,也是這麼做的。她在不斷地刷新自己的知識面,不斷地挖掘值得深究的問題。直到她年老了,每當遇到問題都會打電話向自己的學生於翠玲請教。她可以虛心接受任何人的解答,是老師的同時,也可以變成學生,在她面前,唯有真理。

Advertisements

幾經周轉,楊敏如來到北師大中文系任教,一待就是30年,無論課堂外面如何戰火紛飛,她都堅持用言傳身教去治癒年輕的一輩。

圖 | 楊敏如(前排右)、楊靜如(前排左)和母親徐燕若(後排左)、家庭教師徐劍生(後排右)攝於天津照相館


悄無聲息的愛意

Advertisements

文章未完,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

下一頁

1/2

Advertise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