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妻退休之後!最好「別去鄉村養老」 去鄉下親友家就明白「3件事」別讓自己後悔
長期以來,小農思想在限制農民的發展。到現在,仍舊沒有徹底改變。
到處都是空地,但是你這不能動,那不能用,就沒有意思了。
有的村民,和你是玩伴,是朋友,但是在利益上,就撇清關係了。哪有免費的午餐?
原本來農村,是為了過安逸的日子,若是有人吵吵鬧鬧,就違背了初衷。
還有一些家族勢力,在農村也很明顯。誰家稍微弱一點,就得受欺負,壓根沒有「合作」意識。
魯迅就批評過:「怯者憤怒,抽刃向更弱者。」
表面上說句笑話,喝一杯酒,不代表熱情,而是礙於面子,或者是利益上,有求於人。目標是很明顯的。
紅著脖子和熟悉的村民吵架,應該不是你想要的吧。要是給錢,才換來和諧,你會難受吧。
Advertisements
03田園很美,只可小住,不可長待。
鄉村很美,油菜花開了,稻穀熟了,山是墨綠的。可是你看看就行了,不要深入去了解,更不要過分親密接觸。
經過一番思考,劉老師夫妻回到城裡養老來了。他總結了四個不去農村養老的理由。
第一,狹隘的思維和廣闊的天地,是不匹配的,思想限制了人生的快樂。作為城裡的退休老人,你的大格局,不能改變別人的小格局,只是形成了「三觀不合」。
第二,人與人走得太近,常常串門,矛盾也會多起來。還不如城裡的鄰居,打開門,頂多笑一笑。
第三,交通不太方便的地方,你要是有什麼急事,那真的是急死人。生病了,也愛莫能助。
第四,親友在一定的年紀,漸行漸遠了。也只是某些宴席上,會到位的人,隨禮可以,但是互幫互助,顯得為難。
Advertisements
時過境遷,農村不是我們童年的樣子了,山還是山,水還是水,但沒有了天真爛漫。
俗話說:「客留三天討嫌,魚放三天發臭。」
小住幾天,你是農村親友家的客人,多住幾天,就如坐針氈。
04
已經進入了深度老齡化階段,養老大潮正在形成。
如何安排老年生活,需要早點謀划,若要回農村,要看實際情況,不能單憑自己的一片熱情。
特別是要在農村進行大量投資的老人,要和兒女多商議,謹慎一些。千萬不要花錢買罪受。
要想安度晚年,需要「天時、地利、人和」,缺一不可。
退休了,多休息,少煩惱,有餘熱,好日子。
文章參考:今日頭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