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不會無緣無故長紅痣!醫生警告:可能潛藏這3種疾病

皮膚上的小紅點,有些其實是毛細血管瘤,屬於良性腫瘤的一種,這種情況多見於嬰兒,但成年人也可能因內分泌紊亂、慢性炎症或局部外傷刺激形成。

這類血管瘤通常不大,但擴張性強,有的會緩慢長大,有的在摩擦後會出血。


Advertisements

問題不在它本身有多危險,而在於它可能是系統性血管病的一種表現形式,有些人血管瘤不止在皮膚上,還可能在肝臟、腎臟、腦部形成隱匿病灶,一旦破裂,就可能造成大出血。

皮膚上的紅痣只是最容易被看到的部分,更深處的病灶往往沒有任何提示,直到有出血、壓迫癥狀才被發現。

所以,當紅痣數量多、顏色深、形狀不規則、邊緣模糊,甚至有局部疼痛、脹感時,就不能再當成普通痣,而是要考慮是否存在更廣泛的血管病變。

很多人從不在意這類小癥狀,甚至有的人習慣用手摳掉、剪掉,結果感染出血還自以為「處理乾淨了」,紅痣不是多餘物,不是簡單割掉就完事。


Advertisements

它是血管病理變化在皮膚上的表現,需要結合身體其他變化綜合判斷,比如最近是否體重下降、是否乏力、是否夜間出汗、是否口乾口苦等,這些都是判斷是否存在慢性病灶的重要線索。

更複雜的情況是,紅痣出現的背景常常伴隨代謝紊亂,脂肪肝、高血脂、糖尿病等人群更容易出現毛細血管擴張性皮膚改變。

這是因為這些疾病長期刺激血管內皮,使血管反應性增強,形成不穩定的新生血管結構,一旦加上氧化應激反應,表皮的損傷就可能表現為紅色痣狀結構。

人的皮膚不是單獨存在的系統,它和全身循環、免疫、代謝、神經調節都有聯繫,任何錶皮表現,都有可能是內在變化的反射。


Advertisements

不少人把紅痣看成是皮膚層面的「小問題」,但越是低調的信號,越容易被忽略,錯過疾病發展的早期干預窗口。

尤其是身體某一個區域突然出現多顆紅痣,持續存在不退,必須警惕是否是系統性病變的標誌。

真正需要處理的,是痣背後的代謝、肝臟、血管結構狀態,如果能在發現它的時候就展開排查,很多潛在病變就能早期識別,而不是等到癥狀明顯、功能受損才追悔莫及。


以上內容僅供參考,若身體不適,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。


來源:toutiao


Advertisements

回首頁

2/2

Advertisements

編輯精選推薦 More 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