爸媽「住到家裡」幫忙帶小孩!婆婆不平衡也要搬進來 結果「才不到3個月」她卻落荒而逃

娘家媽和婆婆的關係,有時敵對,有時又高度一致,這關鍵還是得看彼此的利益和出發點。

如果彼此的出發點都一致,那麼娘家媽和婆婆就是親如閨蜜。如果出發點不一致,那麼說一千道一萬,兩個人還是會有爭執。

Advertisements

孟英和老公結婚前,因為房子首付大頭都是老公家出的,所以婚後公婆總是說他們家的房子怎樣怎樣,每每孟英聽了都很不是滋味,但她沒有反駁,因為這是事實。問題就出在生下兒子後,孟英要上班,父母心疼女兒,就主動住了進來幫她帶孩子,幫他們省下了一大筆保姆費。


當時是媽媽一個人來,但剛好那段時間爸爸有空,就過來幫忙做飯。過了幾個月,婆婆也跟著搬了進來,美其名曰幫孟英父母分擔一下,孟英瞬間很無語,當初讓婆婆來幫帶孩子,她不願意,說兒子太鬧人不好帶,她還要在老家伺候身體不好的老伴。

Advertisements

還讓孟英自己辭職,說她工資不高,還不如在家帶孩子,而孟英不願意,這才把父母接了過來帶孩子。現在婆婆迫不及待搬進來的目的,孟英也一清二楚,無非就是婆婆心裡不平衡,認為自己給兒子買的房子,卻讓親家母住了。

Advertisements

果然,沒多久,婆婆就給公公打電話:「房子是我們家買的,憑什麼讓她父母來享受,還說孩子以後上學都讓她媽接送呢,這是打算一輩子住在這裡啊。不行,你也得來,要不然房子就是人家的了。」其實,孟英父母也有自己的房子,但為了方便女兒,只好住進了女婿家。更何況父母來到家裡也沒有白住,孩子免費幫忙看,全家人的飲食起居和衛生家務,全都是爸媽打理。在小兩口經濟緊張時,父母還拿出自己的退休金來補貼家用。

好在公公明事理,不肯來,婆婆慫恿了幾次就放棄了。可她看到孟英爸媽住在她家的房子里享受,始終是意難平,於是就開始各種作。說話喜歡拐彎抹角,指桑罵槐,說一半留一半,陰陽怪氣的。每次孟英爸爸做飯,還得小心翼翼諮詢婆婆的意見,生怕做好了,婆婆拍桌子說一些嘲諷的話。可讓她去做,她又說自己心臟不好,醫生讓多休息。

Advertisements

文章未完,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

下一頁

1/2

Advertisements

編輯精選推薦 More 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