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何給逝者燒的紙人「不能畫眼睛」?不僅僅是迷信 扎紙匠揭秘:畫上後果很嚴重
哲學界的3大靈魂拷問:我是誰,我從哪裡來,又將要到哪裡去?針對這個問題,一千個人就會有一千個答案,但是要揭穿「真相」,恐怕非常難,因為我們對「生前死後的世界」一無所知。
正因為不知道會發生什麼,所以人們才會害怕,才需要請「陰陽先生」,來為逝者操辦喪事。可是大家發現沒有:燒給逝者的紙人,為什麼不畫眼睛呢?傳承千年的習俗,不僅僅是迷信。

Advertisements
「死者為大」的喪葬習俗。
不管是以前的土葬,還是現在的火葬,除了處理遺體的方式不同外,我們的喪葬習俗基本沒有發生大的變化,葬禮照例要舉行,該有的儀式一項也不能少,畢竟「死者為大」。
對中國人來說,葬禮不僅是為了讓死者走得體面,也是為了讓活著的人安心,更是為了庇蔭子孫後代,出於這三重原因,葬禮更是馬虎不得,古人更是有「事死如事生」的執念。

Advertisements
什麼叫「事死如事生」呢?簡單來說,就是生前過怎樣的生活,死後也要過怎樣的生活,這就演化出「活人陪葬、陶俑陪葬、紙人陪葬」等喪葬習俗,雖然陪葬物品不同,但目的一致:讓死者在那邊過得好。
紙紮最早出現在北宋後期,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。如果紙紮不是用於喪葬的話,它們確實算得上「藝術品」,但因為用途特殊,卻被賦予了「恐怖」的色彩,比如燒給死者的紙人,就很可怕,因為它們沒有眼睛。

燒給逝者的紙人,為何不能畫眼睛?
在葬禮上,紙人是很常見的陪葬品,但大家有沒有發現:紙人都沒有畫眼睛,這是為啥呢?這傳承了千年的習俗,並不僅僅是迷信,而是為了更好地服務逝者,和照顧活人的感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