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求佛辦事」靠譜嗎?佛門:「許願、祈願、發願、行願」有何區別?

發願,發起誓願,立大志。學佛,離不開願力。發願既是初學者發心學佛的基礎,也是學佛過程中的動力和方向。

諸佛菩薩在因地時,無不立下宏誓大願。如阿彌陀佛四十八願、地藏菩薩十二大願等。

發願和祈願不同,發願更帶有誓願的意味,為自己的行為確立方向。大多是「發大願」、「發無上願」。

真正的佛弟子,了知輪迴的過患,不會目光短線地將目標鎖定在「現世的安樂」上。

發利益眾生的願,會積累福報功德。發的願越大、越圓滿,力量就越大,功德利益越大。

所以,每次誦經念佛前,先發下解脫輪迴、成就菩提、度化眾生的大願,這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最希望看到的。

如果你不知道如何發願,那就隨學諸佛菩薩的發願。如發「四弘誓願」,這是一切菩薩在因地初發心時立下的四種誓願:

Advertisements

眾生無邊誓願度,

煩惱無盡誓願斷,

法門無量誓願學,

佛道無上誓願成。


行願

有心之願,還須有身之行。內心深處發出願望和決心後,還要身體力行,去實現它。

這個世界,有想法的人很多,但真正去做到的人卻很少。很多想法最後都落為了空想。

Advertisements

佛弟子所發誓願為無上圓滿的大誓願。可平時我們想升個官發點財都那麼難,又如何實現這樣的大誓願呢?

其實,越是圓滿的大誓願才越是能得佛加持,所以不用太擔心。

另外,要讓目標落實到具體的行動,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智慧。我們都知道,不可能一口吃成個大胖子。成佛也不是說成就成的。先從點滴做起,打好人格基礎,一步一步來。

「高高山頂立,深深海底行」,願你我隨學菩薩發深宏廣願,然後扎紮實實地落實到生活的細微處。




文章來源:頭條

Advertisements

回首頁

2/2

Advertisements